在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的思念食品生产车间内,一颗颗汤圆和水饺正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有序“奔跑”,好不热闹。成型后的产品快速冷冻后,再由一台台机械臂将其精准码入托盘,源源不断输送至大型无人化立体冷库,等待冷链车将产品进一步输送至全国各地。

  自1997年成立至今,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,对思念食品而言不仅是规模的扩张,更是一场以冷链技术为驱动的产业革命。从手工车间到智能化生产,从传统冷库到数字化智能仓储,思念食品如何以“创新”为锚点,成长为速冻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?这其中,持续的冷链布局成为其制胜的关键法宝。

  在速冻食品行业,冷链物流是贯穿全产业链的“生命线”。从原料锁鲜、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,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产品品质。思念食品深谙此道,自1997年创立之初便持续加码冷链基建,如今已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化冷链网络,形成“自动化仓储+数字化管理+全链路温控”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构建冷库基建筑造现代化工业的硬核底座

  在郑州基地,思念食品打造了总库位31080个的大型立体冷库,拥有14台堆垛机,可实现入出库效率达每小时320托,日处理量8000托。而在遂平基地,思念食品建造了2座40.05米高的超大型全自动立体冷库,采用14层货架,全部建成后库位可达72000个,能储存260万件速冻产品。四川基地冷库则能储存60万件产品,库容1.2万吨,可有效辐射西南市场。

  思念食品通过持续深耕冷库规模建设,不仅支撑起年产能90万吨、覆盖400多个品类花色的庞大生产体系;同时,这种规模化、智能化的冷库基建,也保证企业以27%以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。

  技术赋能全链管控确保冷链不断“链”

  冷链物流的现代化不仅是硬件升级,更是数据与算法的深度应用。思念食品通过技术革新,构建起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路可视化管理系统,确保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。

  除了规模优势,思念食品在冷库管理方面也独具特色。思念食品各个生产基地的立体冷库均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管理,从产品下线、入库、转运、库存管理、出库、搬运等环节,借助换层提升机、堆垛机、输送机、码盘机、装卸设备等,实现了全链自动化运营,各个环节无缝衔接,确保了运营的高效性。在温度管控方面,思念食品制定了严格的温度管控方案,从产品下线到市场终端,全程进行远程温度监控和超温预警,及时纠偏,保证各环节温度符合国家标准。而在运输环节,每辆运输车都安装了 GPS 系统与温控仪,实现了对冷链运输过程的全程动态监控,确保产品在-18℃环境下“冷链不断链”。

  从外部环境来看,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严苛,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品质的关键环节,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6500亿元,冷链仓储容量较五年前增长近2倍;伴随着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的政策驱动,行业加速向智能化、标准化迈进。

  思念食品通过在冷链领域持续发力,构建了完善的现代化冷链体系,不仅筑牢了自身发展的根基,保持市场竞争力;同样也为现代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本,推动速冻食品行业朝着更加高效、智能的方向发展。